上週得知過了第一階段
可以去面試
第一個反應理所當然是很開心
這證明了 自身花的時間與努力最後的結果是在前40%的
而面試就是讓教授來決定你是不是能成為最後那前20%的人
依照這樣的數據來說
聽起來好像很好考
比較起來那千千萬萬想要立志成為一個公務員的國考考生
那都是個位數字百分比的錄取率
拎杯好像沒啥值得高興的(但是相對簡單來說應該是要高興才對吧)
那這要說到一個相對優越的感覺了
人不都愛比較
在graduate版上說到學校 錄取率 科系 就是準備拉椅子 買份雞排奶 等著開戰

不過我比較認同的是
真的是出自內心想做的事情
就是100%
不過現實是 結果可能是0%就是了
錄取率對我來說就是個是數據上的參考吧
重要的還是決心 計畫 策略

面臨口試 不由得的每天在思索一些人生的道理
其實我打牌時也常常在思索 這麼愛思考人生 可惜我不是唸哲學的
"我思故我在" 我怕一不思考就會整個人消失的煙消雲散

因為小弟弟我也是屬於"鐵齒金不換 誠實可靠小郎君"流派的
要說服口試老師 就道義上 我得先說服我自己
為什麼要唸這個科系?
非本科系的弱勢怎麼補強?
本科系的大學成績?
將來研究的方向?
老師會問什麼 其實也逃不出這幾個面向的問題
你知道 我知道 獨眼龍也知道(為什麼獨眼龍會知道??)
面試說穿了 就是把自己當作是個產品promote給老師
幹 接下來是要說promotion了嗎
不是 因為今天早起看王葛格 所以有點想睡了 改天再說

除了強調自己與別人的優勢差異 積極進取的心 我真的超級想唸的啦之類的資訊
自己把回答的內容在腦中round了不知道幾遍
內容也是有好多的版本
始終都盤旋在"這樣好嗎? 接下來會問什麼? 我該怎麼回答?"
盯著自己的研究計畫 加上網路上搜尋到資料
盡善盡美 看來是不太可能了 那就誠實為上吧

頂著烈日當空 禮貌不能沒有
硬是要穿西裝
用鑽石牌鞋油(阿兵哥的好伙伴)打的亮到可以當鏡子的皮鞋
yoyo送的來自英國領帶
面試策略除了誠實為基本原則
會的問題有多久就屁多久
還要自己為自己鋪梗
務必把問題方向的主導權抓在自己手裡
沒想到真的做到那個位置上時 居然是那麼的平靜
策略也還算成功 黑臉正要釘我時鈴聲就響了 爽 結束了

走出來 我發現每個人都是呈現一個笑開懷的狀態
不知道是因為大家都為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
還是說 進去強迫自己表現的刻意笑容一時收不回來
等我發現 我自己也是不知道走出來後是在開心什麼勁
大概是如釋重負吧
一切就像是我的暱稱一樣"打完收工"
阿燦在還沒領悟降龍十八掌的第十八掌時 為了救心愛的女人也只得硬上
懷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 順利打完十七掌 想說應該一切搞定了
我大概就是這樣吧
只希望最後打成績時 老師不會從地上爬起說著"太可惜了 假如你學完第十八式 你一定可以唸我們研究所 不過你沒那個機會了"

我說過了 研究所是相對而非絕對的
沒有標準答案 沒有標準分數
一切就是相對的
相對於競爭者 你的分數是不是相對優勢
相對於競爭者 老師是不是覺得你比較好
當然這取決你的努力跟決心
這是純粹心得 不是說我有多厲害
因為我知道我在唸書界是個F咖

考完回家 心情也因為天氣特別的好
翻開報紙發現有部電影"control"似乎很不錯
是說在1979 1980年曾發了兩著專輯的樂團"joy division"主唱的故事
只有兩張專輯 不是說他們不受歡迎 音樂不好
是因為主唱23歲就自殺了 無限的遺憾更妝點成一個傳奇歷史
"沒聽過joy division 別說你聽搖滾樂"
幹 被嗆了 只好去看啦
也不是啦 只是單純直覺這部片應該有值得一看跟思索的地方
不過當然我不是搖滾樂達人 我聽音樂都亂聽 年資也不是資深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強者我學弟的文章
佛洛伊德的狂想曲-Contorl
我就不要班門弄斧了

人為什麼活著? 為了追求什麼?
這是上帝賦予人類思考能力的相對責任嗎
就吃喝拉撒睡不行嗎
其實也不是不行啦
有時間 問問自己 好好的想想這個問題
準備研究所時總是一再的問這個問題
我到底是為了要追求什麼 文憑? 證明什麼? 真的是夢想嗎?
這個問題的執行面在making decision就說過了
不是站在交叉路口丟個石頭就可以知道怎麼往下走
也不是今天老二你要擺左邊還是右邊隨你便

至少在我人生的這一部份
坐在口試老師面前
說著話的我還算是理直氣壯的



另外 有人可以幫我介紹零時工的嗎
不事生產好罪惡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CRightfie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